“首届诺贝尔奖经济学家中国峰会”于2013年3月18日-19日在北京举行。上图为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士余。(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财经解读
央行副行长刘士余揭秘国有银行改革内幕,澄清———
对于十年前的国有银行改制上市,一直有人认为是国有资产被贱卖。昨天,央行副行长刘士余在2013首届诺贝尔奖经济学家中国峰会上发言时,详细披露了当时银行改革过程中的细节。刘士余认为,“国有银行被贱卖”的说法违背了实际。
2003年中央政府决定对银行、证券、保险业进行资本重组,确定了内控严密、服务安全、效益良好的金融企业改革的根本目标。按照这个目标对四大银行进行改革基本上分六个步骤:第一是财务重组,第二是设立股份公司,第三建立公司治理结构,第四转换金融机制,第五引进战略投资,第六公开上市。但几家银行上市后,市场有说法“国有银行被贱卖了”。
银行改制首选的是中国银行(2.93,0.01,0.34%)和建设银行(4.58,0.03,0.66%)。当时发起股东不能低于五个人,而且三年内不能转让。刘士余说:“当时建行股东发起的时候,我们找五个发起人是非常费劲的,到中国银行的时候,我们想了两种选择,一种就找五个自然人加上国家的资产公司,五个自然人就出一块钱,也符合国家规定,但是一人出一块钱好像有点为了通过法律规定做的游戏,这样不太好,我们就用了国务院原来的规定,就是可以独家发起人设立股东融资。这样中国银行就是由中央汇金公司独家发起的。”
刘士余还透露了一个细节,中国银行股东发起大会的时候,中央汇金公司的总经理谢平既是股东发起人,也是大会主持人。他主持会议说,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大会现在开始,然后表决章程通过的,也是他自己举手,因为他是唯一的股东。“就是说我们当时找一定比例的人作为发起人不是那么容易。当时对中央银行改革的信心不是很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