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颖 宋璇 见习记者 陈莎莎
根据央行有关负责人的解释: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后,金融机构与客户自主协商定价的空间将进一步扩大,有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也有利于提高小微企业的信贷可获得性。
“此举对中国金融业、中小企业融资都有深远的积极影响,有利于金融业发展、中小企业贷款。”7月19日晚间7点,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后,彭博经济学家麦德能[微博]第一时间给《国际金融报》记者发来了评论。
相比之下,企业的反应则比较淡定。“就政策本身来说是好事,但是目前我们还没有跟银行沟通,因为还不能确定具体的执行条款。”上海一家农业企业负责人黄亮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效果恐有限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是中国经济结构性改革的关键。“该举措彻底消除了小微企业与大型国企的贷款政策差异。”麦德能认为,一度,中国政策保证给大型国企与小微企业之间贷款有300个基点的息差,这项政策在去年的两次不对称的降息大潮中已经被严重削弱。而此次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的关键措施,成为给这300个基点息差的最后一击。”
张逸民指出,“贷款利率放开后,企业和银行之间可以互相自由议价,提高市场竞争的程度,好的企业更容易获得贷款利率更低的金融支持,从而降低贷款成本。”
然而,徐之骞给出了不一样的理解。他告诉记者:“央行新政对中小企业贷款没有太大影响。最终银行是否放贷,还需要对企业进行风险评估和资质认定。但要知道,中小企业融资难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其投资风险过高。”
“贷款本来现在就是稀缺资源,低利率的贷款资源会更多向国企和大型企业集中。”宁波一家小企业负责人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提出了自己的担忧,“中小企业能从银行拿到贷款就已属不易,打折从来没想过,希望融资成本在短期内不会被推高。”
需政策组合拳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银行室主任曾刚指出,目前的政策对大银行的影响并不大,因此,贷款策略短期并不会产生明显的变化。“目前信贷上浮居多,很少有触及下限。根据央行的统计,今年第一季度贷款利率下浮的只占11.3%,下浮的区间基本上在0.9倍,很少有触及0.7倍的。因此,贷款下限取消之后,利率下行的空间不大。”曾刚表示。
长期来看,曾刚认为,利率市场化之后,竞争格局形成,利率水平将成下行趋势。而这个过程中,银行如何有效定价是最大的问题。“过去都是央行在指导价格,现在由银行自行决定,对银行的定价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从这一角度来看,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短期内出现明显下滑的可能性也不会太大。
“从风险控制的考虑,能够拿到低息贷款的主要都是大型国有企业。”黄亮表示,“我们企业的贷款都是从股份制银行中获得,额度也并不是太高。”
黄亮告诉记者,他也曾向大型银行申请过贷款,但由于不能通过银行的风险评估,最终未能拿到钱。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微博]在其微博也表示,当前利率市场化改革为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供了可能性,但是要将这种降低融资成本的可能性变成现实,还需要在融资渠道多元化拓展、降低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门槛、调整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和投向的限制、以及存贷比等限制的改革结合起来,预期仅仅依靠取消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效果有限。
农村小微有突破
尽管此次新政在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费方面可能无法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在曾刚看来,“取消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的上限”在拓展农村信用合作社业务范畴的同时,将对三农相关的中小企业融资起到非常正面的作用。
此前,农信社贷款利率为2.3倍。曾刚认为,取消限制之后农信社将进一步开发此前价格覆盖不了的区域,有助于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支持三农建设。
不过,申银万国[微博]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认为,考虑到现实状况,这些影响更多是长期的,短期作用有限。因为在此前农信社贷款利率2.3倍的情况下,大多数贷款利率都在上限之下,而已经放开的农业银行(2.52,0.00,0.00%)、农业发展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等在内的其他各类提供农村金融服务的农村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上限均已放开,好多资金已借道这些银行投入三农,能够真正吸引的资金比较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