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2011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刘家义指出,一些中小企业为缓解资金困难,参与民间借贷活动日益增多,审计调查的746家企业2011年底民间借贷余额134.85亿元,相当于其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融资规模的50%。
刘家义说,对8家商业银行新增贷款投放和2家金融机构资产负债损益的审计中,在资金借贷方面,审计发现向手续不齐或资本金不到位项目发放贷款、客户挪用贷款资金等问题金额300亿元,其中132.77亿元被挪用于开发商业地产。
抽查当年发生的1593笔借贷业务,有75%的合同还款期限不足半年,24%的借款利率在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4倍以上,多是操作不规范的私下交易,有的存在非法集资、高利转贷等问题。
刘家义还指出,一些金融机构通过同业代付、理财等创新业务增加了流动性,但未纳入信贷规模统计和管理,不利于调控和监管;一些金融机构内部治理机制尚不适应金融改革和业务发展需要,特别是对业务拓展中层层设立的子公司管控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管理失效问题。
在重点民生项目审计方面,去年18个省区市安排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资金共2811.62亿元、累计保障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1227.63万户,分别比2009年增长233%和112%。
但部分地方仍存在建设资金筹集不到位、审核和退出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重点审计的66个市县中,有36个少提取或少安排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53.14亿元(相当于其应提取或安排数的14%),有11个未落实配套资金6.12亿元,还有29.55亿元专项资金被截留或挪用。
在土地审计状况中,刘家义重点指出违规批地用地问题仍时有发生,土地出让收入等资金管理还不够严格等问题。
刘家义指出,中央公共财政预算投资计划下达程序不规范,2011年,发改委未严格按规定程序下达投资计划468.37亿元,有13个投资专项没有专项发展规划、未事先编制工作方案或未批复资金申请报告,62个项目尚未批复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或用地申请,3个项目存在以虚假资料申报或未通过专家评审等问题。
此次审计中还发现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问题,尽管去年提高了央企国有资本收益收缴比例,但个别企业的收益上缴比例仍低于上市公司分红比例。
对于公众关注的“三公经费”问题,刘家义表示,“三公经费”概念不清晰、口径和标准不够规范,不利于发挥约束和控制作用,也容易造成社会公众误读。